各学院、各部门:
现将《中国计量大学网络育人工作室培育支持计划管理办法(试行)》印发实施,请认真贯彻落实。
党委宣传部
2020年7月21日
中国计量大学网络育人工作室
培育支持计划管理办法
(试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把全国全省教育大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引向深入,切实加强学校网络工作队伍建设,着力培育一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网络育人工作骨干,经研究决定启动实施校网络育人工作室培育支持计划。
一、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育学校网络育人工作骨干为核心,以网络育人工作室为依托,以网络媒介为载体,立足学校特色,融合计量文化,创新网络育人形式,不断加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充分发挥工作室的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发挥“量大”作用,展现“量大”作为。
二、支持范围
网络育人工作室培育支持计划主要面向全校在编在岗教职员工,包括思想政治工作干部、党务工作干部和专业课教师等。
三、主要任务
1.发挥网络文化价值引领作用。创作优质网络文化作品,开展线上线下系列网络文化活动,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
2.培养网络育人工作骨干。积极吸收优秀青年教师及学生骨干加入工作室,培养一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网络育人工作骨干。
3.搭建网络育人工作阵地集群。协同发展融合,打造生产创作的“中央厨房”;线上线下融合,打造创意实践的“研发中心”;育人要素融合,打造思想政治工作的网络化“成长超市”。
4.形成网络育人示范效应。凝练工作室特色,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集中力量、集思广益、集聚精品,形成“一室一品”的示范效应,有力提升网络育人工作实效。
四、岗位职责
入选培育支持计划的网络育人工作室主要应承担以下工作职责:
1.理论宣传教育。面向学校师生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2.网络热点阐释。围绕师生关心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撰写高质量网络文章,深度阐释政策及理论,强化网上正面宣传声音,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
3.网络作品创作。充分运用网言网语和图表、音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积极创作一批优秀网文、微电影、微课堂、微动漫等网络文化产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网络宣传和阐释,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传播与弘扬。
4.网络人才培养。通过集体学习、专题研讨、工作实践等形式,培养一支具备一定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网络工作骨干队伍。定期开展网络教育活动,提高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网络安全意识、网络法治意识,提高大学生对不良网贷等网络诈骗行为的甄别抵制能力。指导大学生参与各级各类网络文化建设相关活动。
5.网络阵地建设。参与学校官方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建设工作。
6.网络机制研究。围绕网络文化建设长效机制、网络文化作品创作激励机制、网络人才培养机制、网络舆情引导和研判工作等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定期总结研究成果,形成先进经验。
五、基本条件
“网络育人工作室培育支持计划”申报者应具备以下条件:
1.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始终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师德高尚。
2.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将道理讲清讲透;能够围绕网络育人工作开展研究,形成系列研究成果。
3.创作的网络文化作品引发较大量的关注、转发、评论,有效发挥滋养人心、凝聚力量的积极作用。
4.参与建设的网络平台栏目有长期稳定的流量,有较大数量的关注群体。
5.积极组织开展网络文化建设讲座、网络文明素养教育等相关活动,育人成效明显。
六、支持方式
1.中国计量大学网络育人工作室培育支持计划首批拟遴选产生5个,培育支持期为1年。
2.学校给予每个工作室建设经费10000元,分两次划拨,启动经费划拨50%,验收合格后拨付剩余50%。经费主要用于网络内容建设、队伍建设、平台建设、学术研究和育人活动等方面。
3.学校负责工作室的业务指导和考核评估,在经费、人力、政策等方面加大对工作室的支持,在各类评优评奖、考察培训中予以优先考虑。
4.学校根据工作室考核结果确定来年继续支持情况。
七、考核管理
(一)考核标准
学校组织专家对工作室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具体考核标准如下,需满足以下任意两条:
1.每年创作具有一定传播度和影响力的高质量网络评论性原创文章≥10件。单篇作品被不少于10家重点官方网络新闻媒体及其“两微一端”或重要商业类门户网站及其“两微一端”转载。
2.工作室承担学校官方微信专栏制作,每年创作具有一定传播度和影响力的不同形式网络作品≥8件,栏目作品年度平均阅读量达到账号粉丝数的7%及以上。
3.每年开展网络培训讲座或主题报告≥3次;每年指导学生获得校级以上网络文化活动奖励≥1项。
4. 支持期内,公开发表与网络育人工作相关研究论文≥1篇,形成网络育人工作案例≥1篇。
(二)考核要求
考核结项检查采取书面报告形式或会议答辩形式开展。学校将组织考核专家团队,结合工作室岗位职责及考核标准进行评审。对考核不合格的工作室减少或停拨经费。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入选者支持资格:
1.触犯法律,构成犯罪的,或其他严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影响的;
2.网上发表错误或不当言论造成恶劣影响,违反学术道德或职业操守的;
3.未能正常履行工作职责的。
八、其他事项
本办法由党委宣传部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中国计量大学办公室 2020年7月21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