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建设 >> 嘉量讲坛 >> 正文

嘉量讲坛第29讲 《谈金融海啸下的就业突破》

来源:本站编辑部 添加日期:2009-05-18 09:17:09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要寻找生命中的贵人”、“没有风险的决策是平庸的决策”……在前排就座的同学纷纷起立,讲出本场讲座印象最深的一句话。笑声、掌声、喝彩声,在5月18日晚上的嘉量大会堂中久久回响。香港城市大学心理学副教授岳晓东博士走进我校嘉量讲坛,畅谈《经济危机下的就业突破》。短短两个小时的精彩讲演,使现场的热烈气氛无数次被点燃。
    找工作?报考研究生?还是申请出国留学?讲座一开始,岳晓东博士就给金融危机下的大学毕业生们抛出了一道人生的思考题。他指出,无论你的选择是什么,行动力和求助力都是你取得成功的关键。
    针对同学们不同的选择,岳晓东分别给出了相应的指导意见。他建议找工作的同学要做到五个主动,即主动联络、主动求助、主动学习、主动反省、主动调整;考研的同学要做到知彼知己、有的放矢、加强沟通、深入调研、坚持不懈;申请留学出国的同学则要做到以下五点:一是直接与你想要报考的导师取得联系,二是认真研究导师的课题,三是强调突出自我的个性,四是学会调动各方的资源为你所用,五是做好长期奋斗的准备。
    如何选择自己未来要走的路,如何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如何去做一个最好的自己?岳晓东在讲座中以自己学习英语、学习心理学的成长故事和人生经历为例,将他的两个成长理论与同学们作了分享。一是生涯投资理论,他认为,择业是一个不断投资赢利的过程,人的每次择业都需要投入一定的资本,如时间、精力、经济等,以赢取最大的择业效益;择业会随个人的兴趣爱好、个人志向和工作能力等与工作环境的匹配而成倍增长或降低其资本投入;择业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职趣能与工作环境的的最优化,不断提升生涯成熟度,以最终达到个人价值的最大实现。二是5%差异论,即个人5%的多余努力积累下来,会达致人生成长与生涯规划的100%的差异;个人5%的多余努力一定要有明确的针对性、方向性、连续性;个人5%的多余努力不仅包括自己的付出,也包括他人的帮助。通过对两个成长理论的阐述,岳晓东告诉同学们,要做最好的自己,就是要做到职我匹配、生涯成熟这八个字。
    在讲座的最后,岳博士将“与真理为友”、“自助者,天助也”、“一分勤劳,一分收获”、“吃一堑,长一智”、“坚持就是胜利”这几句话送给同学们,与全体量院学子共勉。
    “听了岳博士的讲座感受很深,正如岳老师所说,不怕你想不到,就怕你做不到,不怕你没做成,就怕你没去做。无论是就业还是其他,行动力是最关键的。”现场一位大四的女生说。

上一条:嘉量讲坛第30讲 《法治在中国的语境》

下一条:嘉量讲坛第28讲 《纪录片中的地方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