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建设 >> 嘉量讲坛 >> 正文

嘉量讲坛第63讲 《物联网的发展趋势》

来源:本站编辑部 添加日期:2011-11-09 09:47:36
    超市里面每一样商品都有“身份证”,每一个生产环节购买者都能清楚地了解;医生能通过嵌入在病人身体内的无线传感器远程了解到病人的情况……这些只有在以往电影中才能看到的片段,正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而向我们走来。
    11月8日,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智能CAD领域开拓者潘云鹤院士来到我校向大学生们和科技爱好者讲述物联网的概念及应用。校党委书记于永明主持了讲座。
“物联网”实际上还没有统一定义
    物联网的概念由麻省理工学院在1999年提出。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发布的《国际电信联盟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开始聚焦这个词。以互联网的延伸和扩展提出:把任何物品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如RFID)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可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基于这个概念,物联网被分析为感知、传输、处理三个基本部分来理解。
    控制行业、计算机行业、传感行业、通讯行业等都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类似的概念,但都存在着不同的重点。
    虽然一些专家和学者提出的概念获得支持,但都缺乏完整性和精确性。公认的是,到目前为止,物联网尚无明确同意的定义。
计算之云,实起于数据之海
    云计算,现在和物联网一样非常热。
    云计算是拥有的大规模的硬件设施的公司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分时或分空间服务的一种技术。云计算是一种新技术,更是一种新商机。
    从Amazon 、IBM到微软、Google,各大IT巨头纷纷宣传与布局云计算;各国政府也在积极推动“云计算”。
    而随着云计算的投入,一些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数据的安全性、数据传输的瓶颈、云服务的不兼容等问题也急需人们解决。
    海量的数据对于云计算的商机有着关键作用。以数字图书馆为例,数字图书馆可以为读者建立个人图书馆,可以对相关资讯进行挖掘,可以用于典籍知识创新等。计算之云就这样从数据之海中朵朵升起。
    云计算以及数据海对物联网的发展显得至关重要,逐步形成了物联网的全貌。
物联网的应用与商机
    物联网由五大技术系统支撑:通讯系统、计算系统、控制系统、感知系统和数据海。各种技术的发展和技术之间的综合集成,将会向工程科技提供巨大的空间。
    在不久的将来,只需要动动手指,通过手机或电脑即可对家居进行控制;可以通过传感器对农产品的监控,从而开展有效地灌溉和喷洒农药,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可以通过人体佩戴的小型传感器进行健康数据的搜集。预计到2015年,智能物流领域的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就将达到300亿。
    我们正处在信息源变化的一次新的大浪潮面前,必须紧抓住物联网这个重大机遇,以推动中国的新发展。潘云鹤教授尤其指出,中国计量学院在传感器研究等领域具有传统优势,必将在物联网时代大有作为。
    我校1000多名师生认真聆听了讲座。校党委书记于永明表示,潘院长带来的精彩讲座,信息量大,前沿性强,增强了同学们学习探究的动力,促进了老师们学科研究方向的拓展,对大家增长知识,开拓视野,了解前沿有很大的帮助。

上一条:嘉量讲坛第64讲 《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难题研究》

下一条:嘉量讲坛第62讲 新东方2011中国大学新生学习规划公益巡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