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这个讲话对动员两院院士和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勇挑重担、建功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当前,我们正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不断推进,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各种瓶颈制约更加突出,传统的资源依赖型、投资驱动型增长方式已不可持续,中国的发展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更加复杂的形势、更加艰巨的任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我们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深刻阐述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强调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应该发挥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与科学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密切相关。当今世界,科技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和原动力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突出。当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科技创新提出了迫切的实际需求,科技体系的内在演进也正在孕育着重大突破,并将通过科技革命引发和推动新一轮产业革命。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世界各国都在调整发展战略,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权。这对于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最大人口基数、面临大规模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中的中国来说,尤其重要,尤其紧迫。我们只有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程科技界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肩负重大历史使命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工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工程科技架起了科学发现与产业发展之间的桥梁,是产业革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杠杆。近现代的每一次产业革命都与技术革命紧密相关,蒸汽机的应用推动了第一次产业革命;电力技术的突破引发了第二次产业革命;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大发展带来了第三次产业革命。只有突破性的工程科技创新,才能改变传统路径,打造核心优势,实现新的跨越,为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我们要加大工程科技创新力度,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加强工程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突破口,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是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制高点的关键。我们要以重大发展需求为导向,以重大工程为依托,大力发展信息、生物、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依靠工程科技创新,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建立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从规模优势向技术优势转变,从根本上提高产业整体科技素质和综合竞争实力。
加强工程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资源、能源与环境问题是制约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高速发展的瓶颈。我们要大力发展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特别是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技术、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和生态环境保护技术,从根本上改变过去依靠高投入、高消耗支撑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走上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加强工程科技创新,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与民生相关的科学技术,特别是现代绿色农业技术、健康技术和安全技术,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的现代生态农业,加强人口健康、公共安全等领域的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让更多的科技成果惠及千家万户,满足群众多样化、高品质的生活要求,实现科技惠民,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努力建设国家工程科技思想库,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多做贡献
中国工程院成立16年来,作为国家工程科技界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主动发挥国家工程科技思想库的作用,紧密团结和依靠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战略性、全局性和前瞻性问题,深入开展一系列咨询研究、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等工作,不断提高工程科技创新能力,为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提供了科学思想和科技支撑,为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出了积极贡献,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充分肯定,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高度评价院士们所做的贡献,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面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中国工程院将更好地发挥院士们的集体智慧,发挥跨学科、跨部门、高水平的群体优势,进一步加强工程科技思想库建设。尤其要选择事关国家、产业和地方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开展战略性咨询,组织研究讨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工程科技创新的重大关键问题,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真知灼见。我们要主动面向国家现代化建设主战场,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区域,特别是企业的技术进步,积极开展学术活动,拓展国际合作,发挥学术引领作用;悉心培养工程科技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中国工程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