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建设 >> 嘉量讲坛 >> 正文

嘉量讲坛第41讲 《神居何所——中国古典文明中的品味和价值》

来源:本站编辑部 添加日期:2010-10-19 10:25:09
    10月18日晚,国学老师王霖做客嘉量讲坛,给学生们做了一场题为《神居何所——中国古典文明中的品味和价值》的讲座。本次活动由党委宣传部、团委主办,机电工程学院承办,1300余名师生到现场听取了讲座。
    王霖曾经是一个在建德田间地头挑鸡粪种瓜果的农民、一个在食堂切菜烧柴的厨师、一个在裱画店里饿着肚子看师傅脸色的学徒、一个在粮油化工厂磨大米运机油的工人、一个因玻璃店老板不肯加薪愤而辞工的工匠、一个强烈感受到社会“身份”高下差别而愤世嫉俗的漂泊者,而现在的他成为了最高学历仅为高中的美院讲师,在上千人的大教室里传授“老庄”哲学,教授诗词题跋、先秦学术;成为中国首位以技校文凭被破格录取的博士生。多少年来,在中国美术学院师生充满仰慕口吻的述说里,他一直与“国学天才”、“ 奇人”、“ 传奇”这样的字眼联系在一起。他41年的人生,不可复制。
    在两个多小时的讲座中,王霖这位“国学奇才”为同学们深刻分析了中国古典文明的品味和价值。他说,在中国古典文明的观念中,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是尊贵的,祂具有神性的光辉,那是由我们的理想、尊严、品质和责任所构成的。祂体现在我们日常行为的方方面面,然而现在我们却使祂黯淡了、卑微了、渺小了,这种神性的缺失实际上是我们精神品质的缺失,我们需要重新找回祂。作为大学生们,我们更是要懂得礼义廉耻,要牢牢记住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字,担负起我们应尽的责任。
    对于知识的学习,王霖老师告诉大家,无论是对待知识还是对待专业,我们都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打破专业壁垒,打开我们的兴趣,架构起立体多元的知识体系,不断开放我们的视野,做一个有知识、有品位的人。

上一条:嘉量讲坛第42讲 《西湖人文山水》

下一条:嘉量讲坛第40讲 《学业、就业、创业》